龙珠

修炼自己与发现世界

《学会提问》BR 防骗挑刺儿指南

     看到骗人的东西多了,就要学会挑刺儿。不过,怎么挑,却是门学问。从这个角度看,《学会提问》其实就是本“批判性挑刺儿指南”。看这本书,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是,你可以用书中教的办法,来给这本书自己挑挑刺,看看它是不是有不合理的地方。

     不管是文章、书、报纸还是评论,都是在表达观点,希望说服你接受他的观点。作者论述观点,基本包含下面几个要素:

论题:论据 + [假定] → 结论

其中,“ → ”是指论证。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下面一个个说。

     一、论据

  1. 论据够不够?

     作者的论据中,可能遗漏重要信息,而这些重要信息,可能会影响你对整个作者观念的判断。

     为什么信息丢失不可避免呢?可能是作者的时间,注意力有限,又或者是知识不足。更坏的情况,则是作者故意欺骗你。

     2.论据好不好?

     一般说服人的方法包括:直觉、个人经验、旁人经验、权威专家、个人观察、研究结果、例证、比喻。书中一一讨论每一个的可能的漏洞,展示了众多的“不可靠”。比如,常见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个研究是谁做的?研究过程是如何设计和执行的?能保证其结果具有代表性吗?能重复实验得到相同结果吗?有类似的研究结果互相印证吗?看了作者的批判,在这个“学者遍地走,砖家多如狗”的年代,所谓的“研究表明”,“经专家论证”,你还敢随便去相信吗?

     另外有一个很重要的论据,就是统计数字。书里专门单独开了一章来讨论。数字一般认为比较可靠,不会欺骗。但这里面的猫腻多了去了。就拿简单的平均数来说,就有好几种解释,既可以是均值,也可以是中位数或众数。假如某小区开发商说这个小区是高档小区,里面住的人士的平均收入是XXX万元,你能知道这个平均收入是均值,还是中位数,或者是众数吗?

     3.论据有没有歧义?

     有些词语可能有好几种解释,有些词语每个人的理解不同,这就容易造成:读者理解的意思和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并不一样。这可能是作者没有表达清楚,还有可能是作者故意使用这样的表达方法。越是抽象的词越容易有多个含义,也越容易造成理解的不同。比如,“全国领先肉类品牌”,这个领先是第一名的领先呢?还是第一梯队的领先呢?显然,广告希望你理解的是第一个意思。又如,“又好又快发展”,到底多好算好?多快算快?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你能保证你理解的意思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么?

     4.论据有没有谬误?

     作者有很多伎俩,来推出自己想要的结论。这里面很有意思,因为有很多可以很容易在平时生活中看到例子。常见的比如“人参公鸡”(lol),比如你说“我觉得毕业后留在北京并不是个好的选择”,有人说“就知道你这么说,你个卢瑟,根本解决不了北京户口吧。”还有就是,大家都这样做,以此来说服你也应该这样做。比如,“XXX,N多用户的共同选择”。还有,通过对观点进行过分夸张的推理,达到一个不可控的状态,从而否认该观点;又如,如果某个解决方案不能完美的解决所有问题,那我们就不应该采用该方案,等等。

     二、假定

     论据是作者给出的,在明处;假定则是作者没有给出的,是作者认为“不说自明”的部分,并没有写出来,在暗处。

     但这并不意味着假定并不重要。它好比是胶水,把论据和结论粘连起来。比如,作者认为“我们不应该将毒品合法化,因为毒品导致了太多的街道暴力和犯罪现象”,这里面,就有一个隐含的假定,即作者认为“公共安全比药物自由更加重要”。没有这一假定,论据就无法推出作者的结论。对于结论“公共图书馆不应该引进所谓的‘禁书’,因为这会导致社会的不安定”,也是同样的道理。

     三、论证

     即便论据和假定都没有问题,作者的观点也不一定正确,还有可能在推理这一步骤上出错。论据和原因并不匹配,包括:     

    1.另有原因?     

    对于文章中的结论,有时并不是作者所说的那些原因,而是另有更加合理的解释。作者只看到了单一的、简单的解释,却没想过事情是由诸多原因共同作用才能导致发生的。这在历史研究里面很常见。     

    2.另有结论?

     同上面一样,文章中的论据,有时应该推得的应该是另外一个相关但并不相同结论,而非作者给出的结论。比如,“我们不应该废除死刑。因为没有死刑,我们无法再对伤害警卫或室友的犯人进行惩罚。”这里面的论据,其实应该推得的是,我们对犯人不应该废除死刑,而对于不是犯人的人,并不能推得应该处以死刑。因此,作者原来推得的“我们不应该废除死刑”是扩大后的结论,论据对它并不能很好的支持。

     看完觉得,书中对论据和推理的要求好苛刻。如果严格按照书中的方法来做的话,那日常生活中的好多东西都不足信,自己无所适从了。比较适用这套方法的,除了看论文,还有看广告、时评,另外,对于校内网上的某些NC贴,也是一个大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