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BR 历史的截面
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
一些易于忽视的事件,表面看似乎是末段小节,实质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将是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这是这本书的英文名《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的来源,也是黄仁宇的大历史观。
这书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追根溯源。明代是一个特殊的朝代,这个朝代重文轻武,社会积弊,有很多故事可以书写。电影、小说很多都以明代为背景。你可以问,为什么要去挑选明代做背景?为什么偏偏是明代呢?这不是一个抬杠的问题,而是编剧想要的戏剧冲突在明代才能张开。但为什么在明代才有戏剧冲突张开的条件呢?这就要追究根源了。
以往的历史书,总是在描述。某年某年,发生了什么大事,谁谁又发动农民起义了,谁谁造反了,谁谁互相攻讦了。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却没有说,或者没有说明白。某某起义可能是因为旱涝之年,民不聊生,可别的朝代旱涝之年也没有起义啊?继而追究出是因为官府腐败贪污,鱼肉百姓已久,民间早就不满。可是贪污别的朝代也有,为什么明代这么严重?这就要追究明代的文官系统了,而明代的文官又要追究到明代开国皇帝对官员的设置,而这些又和明代开国的经历有关。环环相扣,历史,就是这样读才有意思。要是如高中那样背历史年代、历史事件,只能当复读机,哪能以史为镜。
书里大概是按照人物叙述的,除了第四章“活着的祖宗”,有介绍了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前三章用笔最多,描述也最有力,字里行间总可以看出张居正的影子。从教导万历皇帝成长和执行皇帝之职,到申时行一直在受张居正的影响,海瑞、戚继光、李贽也都或多或少受到张居正的影响。
万历,皇帝也只是一个牌位。从小受到张居正的影响教导,不能贪玩游戏,一直仰仗张居正大学士,却不想发现张居正也不是之前想的表里如一。自己作为皇帝甚至无钱打赏宫女,只好先记在账上,但一向标榜节俭的张居正死后抄家却发现珍宝无数。思想上的颠覆可想而知。后来遇见喜欢的女子,却无法将喜爱的儿子立为太子。从此心灰意冷,荒废朝务,又被臣子批评,还要装作有容人之量。虽为天子,仍然只是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不能依自己想法而活。
申时行,作为张居正之后的首辅,没有张居正及前几位首辅趾高气扬的姿态,温和谦让。但温和易被轻视,被人暗讽“蕴藉不力崖异”。纵然如此,仍未能在政治风浪中置身之外。最终还是被“去皮见骨”地攻击,被迫请辞。
张居正,以整饬纪律自居,而实际上他是强迫要求个人保证不生嫌隙。他位高权重,权倾朝野。标榜为道德楷模,但又收受贿赂,排除异己。生时可以依靠个人的权势和威望将自身的想法推行下去,但死后便立即被攻讦,未竟的事业也无法完成。他有上下求索的精神,希望找出一种适当的方式,使帝国纳入他所设计政治规范之内,他的措施带着一些变法的意味,如果不是猝死,或许历史能有一些不同。
海瑞,之前只是抽象的正直廉洁的脸谱形象。他正直,尊重法律,刚正不阿,要求处世按照规定的最高限度执行。虽然凭借个人才智巧妙的惩治了贪官污吏,可是个人道德之长,仍不能不久组织的制度之短。在文官系统的体制下,他也不可能改进这个司法制度,更谈不上保障人权,而他对事情的判断更多的依据还是传统的道德伦理而非法律制度,这样,他正直但被皇帝疏远,治理又被弹劾“志大才疏”,深受民间爱戴,却成为官员的众矢之的,也就是不可避免的悲剧了。
戚继光,本朝最有才能的将领,和大部分本朝的武将一样,最终没能有个好的下场。这和本朝重文轻武有很大关系。军事的问题,其实有很多可以归结为政治问题。本朝重文轻武的风气,使得文官不仅在精神上轻视武官,而且在实际作战中常常对高级将领提出无端的指责(而本朝为何重文轻武,这又要和开国皇帝有关了)。戚继光虽然武略过人,戚家军也有赫赫战功,但在这样的体制下,戚家军也只是私人武装,成不了国之利器,越厉害越容易被猜忌,粮草、训练也要自己解决,最终还是免不了被解散的命运。戚继光功业固然值得表彰,但节操有暇,有时被历史描述成一个完人,便又成了一个脸谱化的形象。
李贽,不缺乏勇气,但他的文字中也没有发现了崇高的真理而愿意为之牺牲自己所表现出的燃烧性的自我满足和欣快。他抨击当朝权贵,却还是不得不依赖这些被抨击者的接济而生活。他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他没能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原因不在于他缺乏决心和勇气,而是在于当时的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和别的思想家一样,当他发现自己的学说没有付诸实施的可能,他就只好把它美术化或神秘化。
读完这本明代的断面史,觉得好多问题能看的比以前明白。可是,又牵扯出更多的历史线头,发现了更多奇怪和不解的地方。这便是需要再继续往下读了。